在美媒《BR》提出“火箭休赛期应梭哈杜兰特+特雷杨/莫兰特”的交易构想后,整个NBA圈子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个交易构想不仅令人瞩目,更是引起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人们仿佛看到了火箭队下赛季夺冠的愿景,但这样的构想是否真的可行,却引起了诸多疑虑和讨论。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构想的第一笔交易。火箭队拟用范弗利特、小贾巴里·史密斯、惠特莫尔以及三个首轮选秀权来交换杜兰特。这一交易若成真,对于太阳队而言,相当于承认了“杜兰特+布克+比尔”三巨头的组合失败,进入了重建模式。然而,对于火箭队来说,这样的筹码真的足够诱人吗?范弗利特的合同即将到期,小史密斯本赛季的表现虽然稳定但并无太多亮点,惠特莫尔虽然潜力巨大但过于独断独行。三个首轮签虽然价值不菲,但对于火箭队来说,他们是否愿意为了35岁的杜兰特放弃这些宝贵的资产呢?
接下来是第二笔交易,火箭队拟用谢泼德、杰伦·格林、泰特以及两个首轮选秀权来交换特雷杨或莫兰特。这样的交易对于老鹰和灰熊来说,无疑等于宣告球队进入重建期。火箭队的报价看似“抢劫”,但仔细一看,谢泼德作为新秀尚未证明自己,杰伦·格林虽然场均得分不低但效率低下,泰特更是处于边缘轮换状态。两个首轮签的价值也与这两位球员并不匹配。更何况,灰熊送走莫兰特无异于自毁长城。尽管他场外麻烦不断,但25岁的年龄和场均27+7的数据仍是建队基石。
即使这两笔交易奇迹般地达成了,火箭队组成的“银河战舰”也难逃结构性矛盾。特雷杨或莫兰特都需要大量球权,而杜兰特的中距离单打同样需要持球开发。阿门·汤普森作为分卫缺乏稳定投射能力,狄龙·布鲁克斯的进攻贡献仅限于底角抽烟。更衣室权力分配也将成为一大问题,特雷杨与杜兰特谁当老大?莫兰特的刺头属性是否会破坏球队文化?此外,火箭队两年打造的防守体系可能会因此而千疮百孔。
《BR》认为这套首发阵容强大无比,但却忽略了其他球队的成功并非仅仅依靠巨星的堆砌。雷霆的成功建立在亚历山大攻防一体、切特空间型五号位、杰伦·威廉姆斯全能锋线的基础上,全队防守效率联盟第一,三分命中率冠绝联盟。而火箭队构想中的阵容却过分依赖杜兰特的三分投射,特雷杨和莫兰特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三分射手,这可能导致球队空间拥堵。一旦对手收缩防线,申京的低位单打和特雷杨的突破都将变得困难重重。
火箭队若想复制勇士王朝的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五个巨星的堆砌,更需要三个顶级3D球员和一套成熟的传切体系。历史已经多次证明,篮球不是巨星的连连看游戏。退一步讲,火箭管理层真的会如此疯狂吗?总经理斯通近年来的操作一直以“稳健”著称。他更倾向于培养新秀和签下老将托底,而不是追求短期的高效巨星交易。这样的策略虽然慢但有效,让火箭队从摆烂队蜕变为西部第二。若突然推翻长期规划,押宝在杜兰特和防守漏勺特雷杨身上,无异于亲手炸毁自己亲手搭建的大厦。
《BR》的构想看似美好却脱离现实。真正的冠军之路需要耐心、化学反应、战术细节的打磨以及季后赛经验的积累。而非靠几笔巨星交易速成。火箭队若被这类建议蛊惑恐怕会重蹈覆辙——掏空未来换老年巨头最终落得五年暗无天日。因此与其幻想杜兰特加特雷杨拯救世界不如脚踏实地让格林申京们继续成长起来毕竟青春才是最好的筹码而时间从不说谎。